1月24日,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的2017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总结会暨第十四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在上海电力学院举行。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耿绍宁、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沙军等领导,全市各高校学工部长、获奖代表和辅导员代表等出席会议。
会议展示了2017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彰了第十四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年度人物及提名奖的获奖者代表。
在2017年度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中,我校取得多项成绩。
蕊蕊、张睿论文获第十四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中获一等奖
在第十四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中,我校栗蕊蕊、闫方洁的论文《当代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话语特征、多维价值及引导路径》、张睿、姚冠华、张雨的论文《全国“挑战杯”获奖者创新素养与创造力关系的模型构建——基于上海11所高校的实证研究》获得一等奖;王郦玉、夏建国、李浩、吴晓隆的论文《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辅导员话语权建构研究》,崔海英的论文《积极视角的大学生网络行为研究重释——以95后大学生“数字化生存”特征为例》获得二等奖;黄燕的论文《高校网络文化的价值导向与育人功能构建》获得三等奖。
蔡慧贤(右三)获得“2017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在2017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中,我校蔡慧贤获得“2017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董镕获得2017年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我校辅导员代表队获得上海市辅导员团队拓展三等奖。此外,我校庄瑜、俞虹老师还作为优秀辅导员代表赴上海多所高校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校园巡讲。
栗蕊蕊作为论文获奖代表作交流发言
会上,栗蕊蕊作为论文获奖代表作交流发言。她围绕“话语特征”、“多维价值”、“引导路径”等关键词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爱国主义”现象,并从选题立意、研究方法、实践运用等角度分享了如何结合辅导员工作开展科研的心得体会。栗蕊蕊的精彩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
部分获奖人员合影
自上海市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系列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学生工作党委、学生工作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进一步弘扬以“矢志忠诚、立德树人、敬业爱生、明理笃行”为核心的上海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取向,聚焦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强化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