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学工在线

我校辅导员胡航获2017年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栏目:新闻动态发布时间:2017-11-16浏览次数:289

1115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2017年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活动决赛在华东政法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辅导员胡航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


胡航获2017年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本届大赛历时近2个月,来自全市高校的500余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海选,其中不乏各大高校的思政学者、“两课”教师与资深辅导员。经过海选,40余名教师进入网上微课展示环节,每人录制15分钟的“形势与政策”课微视频上传至易班网,集中展示并接受专家评审。最终,共有20名选手入围决赛。  

在全市观摩会上展示“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情况

参加比赛以来,作为一名入职不满2年、还谈不上有经验积累的年轻辅导员,胡航凭着一腔热情和让国家政策对学生“入脑入心入行”的初心,一边深入学习、扎实备课,一边求师问道,向专家请教专业知识、向前辈咨询授课方法、向学生调研课堂效果,结合自己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以及读书期间赴泰国、尼泊尔、土耳其等国家担任对外汉语教师的经历,他最终将选题确定为“一带一路:守望相助、共同发展之路”。  

  胡航在学校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主题确定后,胡航开始着手撰写教案。他从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出发,为了找到学生的困惑与兴趣点,他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设计问卷《关于大学生对“一带一路”了解情况的调查》,在学生中开展广泛调研;在教育学部与学工部的帮助下,他主动联系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求教,确保课程内容的准确性。同时,他在课程中融入了自己为近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经历,分享了今年暑假带领学生赴陕甘宁为1200名学前儿童宣讲“一带一路”精神的故事,使得课程更接地气,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与好评。  

  我校举办“形势与政策”课试讲评课会

决赛之前,为提高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实现“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的建设目标,学工党委、学工部组织“形势与政策”课试讲评课会,邀请相关领域和形势政策课资深专家,对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形势与政策”课备课情况进行指导,胡航在会上交流了自己的比赛准备和备课情况,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正如决赛评委、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庆寺教授对胡航课程的点评:“胡航老师紧紧围绕十九大精神,从自身经历开始讲起,教学内容严谨、环节完美、语言丰富、技能娴熟,非常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政策的高度,有知识的宽度,有逻辑的力度,更有生活的温度。既有大格局,也有‘小确幸’,整堂课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