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和传承中秋习俗文化,加强民族共同意识,2022年9月12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期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君远班”开展了以“浓情中秋”为主题的中秋特别活动。
本次中秋特别活动的内容精彩丰富,在中北校区温馨的24小时阅读空间内,同学们一起体验冰皮月饼的制作、分享本民族的中秋习俗、学习中秋节起源与历史内涵、品读共唱古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活动伊始,讲解老师以月饼的起源为引入,让大家对月饼产生浓厚的制作兴趣,在老师的示范和教学下,同学们使用新鲜的糯米粉、豆沙馅、莲蓉馅以及各式各样印有中秋特色元素和蕴含美好祝福的模具进行了冰皮月饼的制作。
月饼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分享了本民族的中秋习俗。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将祝愿与祝福融入小饼的真诚情感,对中秋节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自侗族和蒙古族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家乡独特的中秋习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一起“话中秋”。
紧接着同学们的民俗文化分享,讲解老师为大家更进一步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与历史内涵以及中秋相关意象的历史故事,同学们一边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一边品味茗茶的醇香,将老师的生动讲解与唇齿的香甜感受融合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活动的最后,讲解老师与大家一起重温了在高中时曾学习过的经典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再次品读经典带给大家很多不同的感受。
在一曲动听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合唱中,本次活动落下帷幕。通过亲手制作香甜的月饼,倾听中秋习俗的起源与内涵,来自五湖四海的“君远班”学子一起欢度中秋、体味文化,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将这一份份美好的祝福和真诚的祝愿带到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
图丨 古丽达娜·巴哈提
文丨 王垚 陈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