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人生有没有尊严,取决于我们把什么东西看作是更有价值的;人生有没有幸福,取决于我们会因为怎样的利害得失而欢喜忧虑”;“经不起利害得失考验的不是真承诺;只在对自己有利时才不放弃的不是真信念。”在9月13日举行的华东师范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党委书记童世骏给新生们上了大学期间第一堂思政课——做有责任感的有为青年。
当天,开学典礼分别在闵行校区东田径场、中山北路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万余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校领导童世骏、杨昌利、方平、孙真荣、梅兵、李志斌、汪荣明、周傲英、戴立益,各学部院系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出席。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方平主持。
开学典礼分别在闵行校区东田径场、中山北路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正式开始。童世骏首先向今年入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海外留学生表示热烈欢迎,向新生的家长们和老师们表示崇高敬意,并转达陈群校长对同学们的新学期问候。紧接着,童世骏为新生们上了第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希望同学们做有责任感的有为青年。
童世骏勉励同学们从“小事”做起,培养做“大事”的品质和能力,在“创获智慧”的同时“陶熔品性”,并经受住利害得失的考验。他还提醒同学们,“华东师大不仅作为师范大学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特别优势,而且因为有很强的音乐、美术尤其是体育学科,能够为同学们的身心健美提供很强的专业支撑”,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合理规划,丰富课外生活。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为新生上第一课:做有责任感的有为青年
童世骏说,“希望你们的大学生活,你们在华东师大校园里的四年或更多光景,会是你们整个精彩人生当中的最重要部分—或许没有‘之一’”。同时,他通过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勤奋和中国梦与“精彩人生”的相关论述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生活,从现在开始,为精彩的人生而努力。“只有大学校园里的精彩生活,才能留下未来人生中最为精彩的回忆;我们最终是否会拥有一个精彩人生,取决于从现在开始的大学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怎样度过的”。
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在开学典礼上,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作为学校的标识和文化魅力展示的名片,正式戴上校徽这份特别的“入学礼物”,也标志着新生们拥有一个新的共同的身份——华东师大人,更意味着新生们将担负起华东师大人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教师代表,历史学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孟钟捷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剑分别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孟钟捷建议新生通过“培养聆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在内心抱有尊敬之心”“认真遵守游戏规则”等方式“增进自己的公共意识”,通过学会分享“喜怒哀乐的各种方法”“思考的路径与改进的建议”“个体的经验或教训”等“养成分享精神”,“做一个拥有自由心灵的社会人”。周剑说,“大学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得多的是让智慧觉醒”,通过在各类校园活动中与更多老师和学长的接触,丰富知识和阅历,培养待人接物的能力,逐步养成脚踏实地的作风,良好的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在学校的群体生活中,得到品性的锻炼”。
历史学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孟钟捷发言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剑发言
经济与管理学部2016级硕士研究生王诗乐发言
教育学部2015级硕士研究生冯添华发言
大夏书院、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张毓欣发言
对外汉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吴从尧发言
经济与管理学部2016级硕士研究生王诗乐和教育学部2015级硕士研究生冯添华,与新生分享了他们在师大学习生活的体会和感受。王诗乐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科研经历说道:“研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宏观理性的思维习惯、愈发专业的分析问题的视角,还有自主探索与团队协作的无穷乐趣”,鼓励新生们将“创新创造、多元视野、责任担当”融入生活。冯添华则鼓励新生“勤读万卷书,常行万里路”,“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去编织属于自己的美好大学生活”。
校党委副书记方平主持典礼
作为新生代表,大夏书院、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张毓欣,对外汉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吴从尧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张毓欣表示,“自强不息”,这既是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的校训,也应该是每位同学未来的生活方式。他希望自己和新生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清晰的规划,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让自己每时每刻都能有所收获,以自强不息的信念使自己不断进步。在吴从尧看来,“学校的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用踏实的态度求取真知,以模范的要求约束自我,用不畏挑战的姿态面对世界”。他号召新生们以“勇敢”、“合作”、“自强”共勉,将“对待知识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忘我的付出、对待选择理性的思考”作为承担责任的最好诠释。
万余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方平在主持典礼时表示,师大因同学们的到来而倍感荣幸,相信同学们的到来将为美丽的师大校园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精彩。希望同学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师大文化传统,始终坚守首任校长孟宪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大学理想,秉承学校校训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华东师范大学也必将会因为你们而更加辉煌”。
文|吴潇岚 图|吴潇岚 戴琪 鲁晓庆 季佳晓 来源|新闻办 编辑|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