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学工在线

手摘星辰|李结仁:一位澳门籍ECNUer的赤子之心

栏目:校园图景发布时间:2017-07-20浏览次数:326

    这一期的“手摘星辰,胸怀大海”毕业季系列报道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历史学系的一位澳门籍“小鲜肉”——李结仁同学。

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时间里,李结仁担任历史学系团学联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同时也是澳门镜平学校校友会上海分会会长。面对择业,怀着对澳门的乡土情怀,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到澳门落地生根,担任镜平学校的历史科教师。



不忘初衷,方得始终


    李结仁用“不忘初衷、方得始终”来总结自己的大学四年,他说,大学四年留下的每个足迹,都将内化为日后一个甲子的回忆。谈及他为什么会选择了历史教师这一职业,他滔滔不绝地聊起了他最想要感谢的华东师大历史系老师——瞿骏教授。瞿老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李结仁印象深刻。“他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分析与洞见,将历史和现实结合的独特思维,常常让我拍案叫绝、惊叹不已”。瞿老师告诉他们,除了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这几种主流史观以外,还有一种经常被人忽略的“常识史观”,要将历史回归到“人”及其日常生活中,历史才见得真实,有血肉。瞿老师的话,成了李结仁大学四年学习的指南针,并内化成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将这些“所得所感”传授给未来的学生们。

20169月李结仁返回自己的母校——镜平学校,担任历史学科实习教师。这次的实习他主要负责初一年级的副班主任和学科教学工作,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负责初一E班的板报。他笑称自己“艺术天赋不高”,面对这一任务时,感到“压力山大”。但他迎难而上、乐在其中,也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最终圆满完成了工作。这也就更加坚定了他解决工作困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为一名澳门籍的大陆生,李结仁初到华东师大,曾遇到两大“水土不服”,着实让他为难了一阵子。一是语言的不适应,二是内地高校的高压力和高竞争力。面对困难和压力,李结仁当仁不让,“选择来内地读书,必然要做好承受更多、付出更多的准备。多听、多读、多看,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减少语言上的障碍,加倍努力。”李结仁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对即将来内地读书的学生有所帮助。

   大学四年里,学生工作也让李结仁收获颇丰,第一是提升自己的情绪管控能力,第二就是提高统筹和办事能力。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筹备2014年元旦晚会。在他担任历史学系团学联学生会办公室主任期间,他前后负责了联络、行政以及财务等方面的工作。“当你全身心、全程投入到一次活动中,你得到的成就感是非常强的。”

    大学四年期间,李结仁获得了多类奖项和荣誉称号,提及这些荣誉,李结仁只归纳为两个字——“努力”。“我不清楚理科生的世界,但作为一个文科生,我相信,纵使你无过人的天赋,只要你有过人的努力,奖项和荣誉于你身上出现只是早晚的事。”李结仁认为,自己并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也不是最灵敏的,这些荣誉靠的是无数个白天于图书馆的无边阅读,靠的是无数个黑夜于宿舍的挑灯夜读。“书读得多,视野更开宽,思考层面更深入,文字功底更深厚,说话更有内涵。”希望能与各位同学共勉之。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5年,李结仁获得了到剑桥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当我真的到剑桥大学学习之后,我发现其实剑桥和我们想象的是不同的。实地访学,能打破你的刻板印象。出国交流,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眼界,这对学习历史是很有帮助的,一定要多多交流。”他鼓励学弟学妹们抓住访学机会,“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着非常优秀的中国史和世界史研究体系,大家不妨去开阔一下视野。我们学校有很多机会可以出国交流,千万不要浪费这么好的平台。”


    毕业之际,李结仁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成大事要专注认真,事后自然能豁然开朗。有一句话叫“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你读过的书”,当你历尽千帆,当你博览群书,看你走山过水之后,机会和好运总会降临到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