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至9月,2017年世博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主题为“未来的能源”。我校外语学院学生杨庆媛、杨小帆、顾文冉、田非儿、王馨莹以及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史琳经过层层选拔,成为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的志愿者。今天,我们就跟随杨庆媛同学一起感受世博情缘吧。
提到“世博会”这个词语,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记忆犹新。我也经常从老师和学姐学长那里听到当年在世博会做一名“小白菜”志愿者的故事。今年是中哈两国建交25周年,哈萨克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中哈两国领导人就“一带一路”倡议同哈方“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达成了重要共识。能够成为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的志愿者,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相信今年暑假注定会留下一段终身难忘回忆。
飞机降落在哈萨克斯坦,我看到阿斯坦纳凌晨明朗的星空,看到远方破晓的晨光,我告诉自己这是新的征程,新的开始。我会用微笑展现中国青年形象,用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志愿者。
9:00 加强外语能力做好志愿工作
9点是中国馆开馆的时间,也是从这个时刻开始要以最饱满的热和专业的态度对待一天的志愿工作。作为一名中国馆俄语志愿者,开馆前我都会提前到岗,检查好讲解区域的设施,并且将展位涉及到的讲解词温习一遍。针对前一天观众在讲解中提出的问题,我都会利用这段时间将讲解词进行补充。同时,面对不同的游客群体,讲解的难易程度和互动性也会进行相应调整。中国馆主题是“未来能源,绿色丝路”,同时“核聚变”也是中国馆场馆展示的亮点之一,因此在讲解时需要运用到大量专业性非常强的词汇,这就更加要求志愿者的外语能力。我和组员们在掌握本身外语知识的基础上,还积极学习简单的哈萨克斯坦语,进一步拉近和游客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中国馆得到更好地体验。
当习近平主席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共同参观中国国家馆,向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介绍“这是我们中国志愿者”时,我心里无比的激动与自豪;当在中国国家馆日开幕式听到沈跃跃副委员长致辞时,我深知这份志愿工作的意义重大;当有幸为河北省王晓东副省长一行做场馆讲解时,我也更加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做好志愿工作,砥砺奋进前行。
14:00 用微笑感化更多的人
从这个时间开始中国馆就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随着排队等待进入的时长不断增加,有些游客就会出现烦躁的情绪。在这种时候如何合理回答游客的疑问,如何缓解游客的心情也是志愿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和小伙伴在工作中总结出三点经验:倾听,微笑,冷静判断—无论遇到游客急躁情绪,或者是突发情况,都需要做到冷静判断,并且认真倾听游客诉求,并且用万分的耐心微笑解决问题。
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游客。尽管听不见,他们就会认真地看我们的手势,并且用微笑和掌声回应我们的讲解;尽管看不见,他们还会在我们的帮助下,触摸物体,配合声音想象实物的样子;尽管行动不便,他们依旧愿意排队进入场馆,依次体验每一个展项。当看到他们离开中国馆的时候,我坚信我们彼此心中达成了一种默契:我的讲解为他们带去新的世界,他们的到来给我无限的感动与力量。
22:00 友谊无国界
晚上10点,阿斯塔纳太阳才渐渐落下,我们也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到世博村的路上,我们会经常遇到世界各国的志愿者伙伴们,大家会开心地拥抱并且讲述着一天中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大家也会彼此交换国家馆的徽章,并且在世博护照上盖章,这也构成了世博会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我们因为世博会从世界各地聚集在此,这份友谊飞越了陆地和海洋,冲破了民族的隔阂,跨过了语言的障碍,带着爱与包容,向往着平和与平等,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下希望的种子,定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阿斯塔纳2017世博会的主题是“未来能源”,在此我也呼吁大家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我们的生活的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的世博情缘还会继续,希望你来与我共同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