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学工在线

我的师大故事 | 从香港到上海的求学之路

栏目:校园图景发布时间:2017-07-20浏览次数:342


    今年的七月一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二十年来,沪港青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显示出勃勃生机。在华东师大,就有一群来自香港的学子,他们来到这里,增长见闻,感受上海;跟随师长学习实践,锻炼成长;与内地同学互帮互助,收获友谊。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经管书院艾灵玉和中国语言文学系蔡雅蓉同学的师大故事。

      

师大情缘的萌芽

   

   

艾灵玉说,在联考填志愿的时候,看到网上各种评论说‘爱在华师大’。作为地处国际金融中心的985院校,这里不仅有充满爱意的校园生活,更有浓浓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的人文气息。这里有着她对于大学生活的所有美好幻想,于是她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华东师大,选择了心爱的房地产专业。


    

    而对于从小对语文抱有浓厚兴趣,立志成为优秀语文老师的蔡雅蓉来说,能进入华东师大中文系学习,是实现她梦想的重要一步。“我参加了内地免试招生计划并把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学系选为第一志愿,我非常幸运,如我所愿,来到这里,开启了我的梦想篇章。”  

  

师大学子的成长

  

    艾灵玉入校后加入了学生创业团队,参与了“大夏杯”科创赛的工作。从大夏杯到挑战杯,从市创到国创,各级各类竞赛吸引了众多师大学子的参与。作为其中一员,在参赛过程中,她有过汗水也有泪水,有过挫折更有收获,从中她体会到了从发现问题到研究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艰辛,体会到了团队协作、攻坚克难的快乐,也深深感受到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巨大投入。

2016年暑假,艾灵玉进入一家在沪的新加坡公司实习。在近两个月的专业实习中,她有感于内地员工高效率的工作管理,对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严谨的思维,令她对上海刮目相看,消除了以前“内地的国际化程度没有香港的高,公司做事也没有香港的好”的偏见。这段精彩实习经历,使她感受了一个更真实的上海,也让她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在师大,常常可以在社团活动中看到蔡雅蓉的身影。她在大二时加入了华师粤协,担任了教学部部长,后来又成为了社长。“在内地,很多同学对于粤文化都有很大的兴趣,也非常喜欢学唱粤语歌曲。我也因此结识到很多的好朋友,与内地的同学有了更多的交流,通过华师粤协的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爱好,也可以为他们介绍香港的文化和饮食。”

 

   

师大温情的体验

  

  

艾灵玉与导师龙胜平


    在师大,艾灵玉特别感动于两位老师对她的教育。“大学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我的两位导师。一位是大一时的导师崔裴老师。在大一、大二每学期开学时,崔老师都会找我到办公室去聊天,谈谈新学期规划,帮我分析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也给我分享一些她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这不止让我对新学期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也让我感受到了华师大老师浓浓的爱意,让孤身到上海的我感觉到了如家般的温暖。第二位是我大三和大四论文的导师龙胜平老师。龙老师不仅学术科研做得好,而且企业也办得很好。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师大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抱负。每每想到这些,我学习就更有干劲,因为人不止是为生存而活着,更是为了理想而活着。”

   

 蔡雅蓉与室友


    在师大,蔡雅蓉有一群朝夕相处的闺蜜,入学之初,对于内地的生活方式还不太习惯的她,得到了室友们、学长们的热情帮助。“她们会和我分享笔记,解答我许多的疑问,我们一起讨论选课,分享学习心得,预备期末考试。班上同学的学习热情都很高,非常勤奋。我们在学习中收获了难忘的友谊。”

  

    值此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两位学子都表示了最朴素美好的愿望:希望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两地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祝愿祖国繁荣昌盛,香港拥有更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