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西部、深入西部,很多华东师大毕业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洒青春。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第二位在西藏工作的校友——李娜。一位来自河北的姑娘,是什么原因对西藏念念不忘?是什么情结,让她义无反顾、一次次来到西藏?是什么境遇,让她感受到内心安定而感动?我们一同走进——李娜的故事。
李娜,哲学系硕士毕业生,曾获2011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现就职于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情怀,像是乡愁,像是召唤
提到在西部就业,河北姑娘李娜说,其实这是个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故事,也是个成长和成熟的故事。小时候,她一直都有支教情怀,一度对未来的憧憬是去贫困山区支教,背着没鞋穿的孩子上学。
2008年5月15日,李娜还在读本科,她毅然地选择去四川省北川县做志愿者,从北京到成都、再从成都到汶川的火车时间不算短,心情很沉重却又很忐忑。李娜在那儿住了两个月。她所加入的志愿者团队,每天陪着当地的孩子们学习、游戏,和震后依然处于每天没有安全感的人们聊天、做饭、洗衣和打扫等等,那是她成长很快的一段时间。那时候她才明白,给予其实也是收获的渠道。“有个傍晚,我穿过北川县城,看见挖掘机在作业,夕阳西下,破败的居民楼的阳台上还挂着衣服,生机和破损呈现在面前”,那一幕让她久久不能忘怀。
她先后两次去北川做志愿者,她说初衷已很难描述。“那是情怀和性格结合的产物,”李娜说,“在当时的环境里,生活就是生活本身。”而她,就和四川灾区人民一同生活。
研究生一年级快结束时,李娜得知了西部计划招收志愿者的信息,她说感觉如同“乡愁一般”,当时她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去西藏。后来,她如愿在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政工人事处工作,做了一年志愿者。这一年志愿服务经历,类似于正式人员的工作性质,成果和收获是一群人的热情与认可。当服务期结束,教育厅的各处室都来为她送行,一位处领导跟她说:“你来了之后,政工人事处的风格都变了,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电话通知,而是跑过来特别亲切的告知。欢迎你再回西藏工作!”冥冥之中,似乎也对她是一种召唤。
在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时,她还记得那个日期——2013年3月16日,复旦大学、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面试她们,最后的最后,她忍不住就哭了。投简历的雀跃、等审核简历的忐忑、见到西藏亲人般的喜悦,汇聚在一起,就是那一句——“欢迎你回拉萨!”
目前,李娜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改办工作,撰写材料,与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打交道。工作不仅仅是“忙”这个字能形容,李娜开玩笑说,“如果忙能够像疼痛一样能够区分等级,我的这个‘忙’是能够达到最‘疼’的忙”。但是,她感到有收获、很充实,每天都在进步。凡是她经手的东西,她都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因此,这几年她也多次获得优秀党员、优秀党员示范岗称号。
那些日子,天和山是连在一起的,李娜的内心安定而感动。
因为自己,周围有一点点不一样
做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