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由孟宪承书院承办的辅导员半月谈沙龙暨孟宪承书院-教务处教工党员牵手活动“新时代的学生事务管理和协同育人”在闵行校区共享空间一楼举行。本次活动由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主持,吸引了来自两个校区各学部、书院、院系二十余名一线专职辅导员和职能部门代表参加。
围绕“服务”和“育人”两个关键词,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吴能武、复旦大学后勤公司总经理张珣、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赵健、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和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副处长秦虎一一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实例,和参会老师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协同育人,合作开展好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
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吴能武回顾了自身在教委德育处、政策法规处的工作经历,并结合目前学生处学籍学历、就业指导等相关工作,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难事和趣事。
复旦大学后勤公司总经理张珣在专业院系从事思政工作期间始终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曾被学生选为复旦大学BBS站长,并且在指导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划、创新创业工作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为辅导员日常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结合自身目前所在岗位的经验,提醒辅导员在指导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当转换思路、与时俱进。
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赵健和与会同事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他谈到学生工作是他从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结合目前的工作,他提出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整合为“环境育人”的工作思路,例如目前在学生生活园区大力推广宿舍文化营造等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秦虎多年来从事教务和学工的工作,在学籍管理、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学生事务是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好学生事务工作,可以更好实现学生思政工作的育人目标,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则结合日常学生咨询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学籍学历和教学运行管理强调刚性,但学生越来越个性化,学生工作与学生管理强调个性,教学口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学工口开展学生工作既要尊重学生个性又要强调规则意识,规则与个性的平衡,教学与学工的联动,以切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在互动交流环节,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蓓丽提出当前学生面临的“慢就业”心态难题,许多“95后”大学生在毕业季不是忙着找工作,而是选择考研、游学、旅游、甚至闲赋在家来慢慢思考就业问题。与会嘉宾和辅导员、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老师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直认为在处理学生“慢就业”的问题上要“精准帮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一方面鼓励学生做好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做到理性思考,对浪费时间、逃避责任的学生要帮助他认识到“慢就业”对职业发展的危害,避免做逃避责任的“啃老族”。
本次沙龙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落下帷幕,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与沟通中共同做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