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学期,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3级双胞胎姐妹,张芮齐与张芝萌被成功保送至上海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这就意味着她们又将一同赶赴下一个三年之约,也将是她们第六次相聚在同一所学校。这种相聚,既有最初小学和初中时代的刻意安排,也有她们高中和本科时代的努力奋进,更是她们之间超越缘分的姐妹“牵连”。
她们的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
不同于小升初或初升高时,能够刻意地选择就读同一所学校。高考后能否继续做同学,对于身为艺考生的俩姐们而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得的是,俩姐妹最终以相差不大的文化课成绩和艺术课成绩,一起来到了华东师大。这自然与她们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她们命中注定的情缘。
高考之前,她们没有特意探讨过是否要去同一所大学。也正是因为没有特意的向往,妹妹张芮齐对最后的结果显得比较平静。而姐姐张芝萌对这个结果显然和妹妹的想法有所不同。“对于高考能够考上同一所大学,这对我来说有些意料之外。”她说,高中三年,她和妹妹之间的成绩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她自身也从来没有想要和妹妹一起比肩的想法。然而出乎意料是,张芝萌的高考成绩登上了高中时代的顶峰,和妹妹相差并不大,这个结果也为她们创造了再一次就读同一所学校的机会。
图片来源:传播学院
如今,同样的故事又一次发生在她们的身上。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官网“2017年免试直升研究生名单公示”的通知中,张芮齐与张芝萌分别以专业第五和专业第六的成绩获得免试直升研究生的资格,这又是一次相差不大的遇见。
“这一次,我有着比较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和姐姐去同一所大学”,相较于高考录取时的平静,这一次张芮齐显得比较激动。“毕竟,工作之后,我们俩能够腻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她说,研究生阶段是她们能天天待在一起的最后一个阶段,她希望能够好好珍惜和姐姐腻在一起的时光。
她们之前都认为分开比较好,偏偏她们还是聚到了同一所大学。“我们还是很幸运能够再一次被保送到同一所大学,毕竟我们彼此陪伴了22年,如果分开还是会不习惯。”诚如张芝萌所说的,这也许就是姐妹之间的那种情感牵连。
大学之路,愉悦而有力
艺考时,她们报考了许多学校,她们俩都取得了华东师大的艺术合格证,这也造就了她们与华东师大相遇的机缘。正是在华东师大,她们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她们庆幸来到了华东师大,因为在这里,她们一起度过了最好的本科时代。她们也感恩华东师大,为她们的大学之路提供了许多资源和平台。
“大学四年,都是她带着我学习。”张芮齐在姐姐眼中就是一个爱学习的大学霸。张芝萌说,如果大学四年没有张芮齐,也就没有今天的张芝萌。或许,妹妹张芮齐对这个说法未必完全认同,但也能从中窥视出,在她们姐妹俩的学霸之路上,彼此存在的重要性。
“越到后面,越会后悔”,这是她们站在毕业临界点前的忠告。她们说,学习要趁早,毕业时才不会有虚度光阴的遗憾。她们告诫那些正经历 “喜欢的课就上,不喜欢的课就水”的学弟学妹们,不要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水”过了四年。
此外,她们非常建议学弟学妹们充分利用学校的交流资源,去感受其他风格的教学方式。大三时,她们便一起完成了台湾交流之旅。“我觉得去交流非常好,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眼界上,都会有所提升”,张芮齐说,一方面她亲身体验了台湾的教学方法,而另一方面也在“边学习和边旅游”的模式中提升了自己的眼界,还能好好放松自己。
希望能够抛去“她们”的思维,做“她”自己
“我希望未来上大的新同学们能够尽快分出我俩”,姐姐张芝萌说,她们既是双胞胎,也同样是完全独立而又不同的个体,彼此也有着各自的小圈子。她们虽然存在着诸多交界点,但她希望张芝萌就是张芝萌,张芮齐就是张芮齐,而不是被其他人想起时所提起的“那对双胞胎”。
对于未来的研究生生活,张芮齐说,她想找一个男朋友,希望姐姐也是。“我严重怀疑我和张芝萌在一起的20多年,她阻碍了我的桃花运,我也阻碍了她的桃花运。”对此,姐姐张芝萌也认为,正因为她们在一起太久了,耽误了彼此找男朋友。
正如她们自己所说的,她们都是彼此完全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不论是对未来的思考,还是她们所说的耽误彼此找男朋友,这都说明她们希望别人能够抛下“那对双胞胎”的认知,让她们能够真正的做自己,而不是以共同的身份出现。
站在毕业的临界点,她们即将告别师大的本科时代,迈入新的研究生时代。 “我们很感恩,也很幸运,上天能够让我们一直在一起。”诚如张芝萌所说的,她们在一起的这22年以及未来将继续相伴的三年,这会是她们最美好的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