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至16日,我校2017年校级辅导员课题结题验收答辩在地理馆301会议室分场次举行。相关学科领域及学生工作条线的专家、教授卢天琳、熊琼、高向东、闫露、夏建国、赵正桥、吴薇、朱文佳等担任评审。参与本次答辩的课题共33项,其中理论课题5项,实践课题19项,新任辅导员课题9项,选题涵盖思想理论教育、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德育实践研究等多个方面。
答辩会上,评审专家审阅了各课题组提交的结题报告和研究成果支撑材料等。各课题负责人从选题背景、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陈述,并就评审们的提问现场作答。评审专家肯定了各课题的选题、研究态度和成果,着重分析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对下一步修改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课题研究写作能力,答辩会后,学工部还特别安排了2场辅导报告。上海市教卫系统思研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市高校思研会秘书长卢天琳就高校思研项目申请和实施作了辅导报告,他从高校思研项目的主要类型与要求、研究方法与内容、写作架构与成果形式等方面作了具体指导。政治学系党委书记、《思想政治课研究》副主编赵正桥作了题为《辅导员科研与写作能力提升》的辅导报告。他重点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从学术论文特点、综述写作、论文框架结构、思政论文撰写和投稿技巧等几部分做了具体指导。
经评审,以下项目获评结项优秀:
理论类课题:黄燕《高校网络文化的精神导向与育人价值构建研究》、崔海英《高校思政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实践类课题:武娟《基于《能力标准》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以H高校为例》、李恒超《“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学业指导立体化模式构建研究》、罗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与管理支持——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经雨珠《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
新任辅导员课题:刘国艳《新时代、新党员:《党建工作标准》实施背景下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强化机制探究》、杨丹妮《“丧文化”对大学生健康心态影响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