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力量建设,切实培养一支高质量、高水准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教育部组织开展“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一批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优秀辅导员脱颖而出。他们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载体,为新时代做好学生工作创新了举措,积累了经验。
活动自2018年3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各地、各高校的广泛关注。经组织推荐、通讯匿名评审、现场答辩、实地考察,最终评选出“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0名、提名奖40名。
事迹介绍
2004年,庄瑜从外语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外事助理和院团委书记。在承担大型国际会议和研究生暑期学校等工作中,她与学生志愿者朝夕相处。因为性格开朗乐观,学生们时常围聚在她身边,跟她无话不谈。从日常生活琐事到求职中的难题,她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这群当时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们。每当看到学生们因为自己的帮助而进步,她就感到无比的开心,也从中找到了工作的归属感,并将助人成长作为自己职业生涯幸福的支点。
2013年,庄瑜被任命为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这是我工作近十年后的重新开始。”同年9月,西班牙语专业开始招收首批学生。作为学院的新设专业,从专业教师到学生,皆为新人,从无到有,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更熟悉辅导员工作,庄瑜主动请缨,成为这一新专业的辅导员。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她经常主动找学生聊天,Tfboys、网络直播都成为师生交流的切入点。她不仅是位知心大姐姐,更是一位对学生学业高要求的老师。她一方面帮忙搭桥专业教师做好与学生的课后面对面辅导、QQ群互动;一方面她又邀请专业教授开设沙龙,让学生对专业前景更为清晰。
庄瑜平日乐观开朗,被同事们誉为“小太阳”,总是满怀激情地对待工作。她说:“我始终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如果能对学生多一点热心,学生就会受益无穷。”
此外,庄瑜老师长期关注博物馆的开发与建设,从事博物馆教育研究。她创立“城市中的缪斯乐园”文化项目,通过博物馆教育向大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与大学生一起走进中小学,发挥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专长。
主要荣誉
2016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
上海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
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2项
上海高校辅导员工作培育项目1项
上海青年工作课题研究项目1项
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3篇为CSSCI来源期刊,1篇被人大复印转载)
译著1本《谁控制了教师的工作》
专著1本《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课外活动研究》
课程《学生领导力》被列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同步课堂共享课程”
担任“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活动(上海)”第六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