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纵横捭阖、舌战群雄的国际辩论?亦或是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外交风范?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翻译专业硕士学硕郑杉珊通过重重考核,成为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实习生。今天让我们聆听她的声音,感受她在联合国实习的难忘之旅。
相遇
2016年夏,我即将进入研究生二年级,通过联合国信息发布平台 (https://careers.un.org) 提交了实习申请。经过网申、电话面试后,10月初幸运而顺利地入职纽约联合国总部。网申材料包括求职信、推荐人、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我提前准备好了所需材料及其证明,尽可能保持逻辑清晰、语言精简、有感染力;之后的电话面试,时长约半小时,包括自我介绍、申请动机、自身优势等,我尽量保持自信乐观、沉着冷静,赢得了面试官的好评。在网申、电面阶段,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老师和我的导师张锷老师都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面试通过后,我尽快办理了入职手续,例如实习协议、健康保险、健康证明、在学证明、美国签证等,希望可以给同事留下好印象。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实习生,必须持有效签证入境美国,最常见的签证类型是B-1。在获得联合国实习邀请信后,我便前往美国驻上海总领馆申请签证。或许是联合国实习录取通知书气场强大,简单询问几个问题之后,签证官分分钟就通过了我的申请。于是,经过重重考核,平凡的我开启了挑战与收获并存的联合国实习之行。
郑杉珊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相识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联合国总部,堪比联合国的中枢要地,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等会议均在此召开。因此,在总部的实习生和联合国其他分支机构的实习生工作也不尽相同,颇有“世界大事触手可及”之感。联合国同事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肤色、信仰、语言在世界上唯一的一块“国际领土”上完美融合,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共同努力。在联合国,每天的体验都十分奇妙,运气好的话还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偶遇联合国秘书长和名人政要,比如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安吉丽娜·朱莉、郎朗、还有习大大和彭妈妈呢。
郑杉珊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厅
相熟
在工作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同事们严谨踏实的职业精神和Work hard, play hard的生活哲学。我在联合国新闻部工作,新闻传播注重高效性、及时性、准确性,同事经常自愿加班加点保证讯息及时发布,并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内容,不断提升信息的可读性。这种对工作无以复加的热爱和踏实进取的态度,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来说,是最好的鞭策和激励。时至今日,我仍然感激这段不可多得的幸运经历。此外,联合国是一个包容、开放、自由、平等的工作平台,实乃卧虎藏龙之地。万圣节便让我们对身怀绝技的同事有了新的认识,能在如此有趣而活跃的氛围中工作,也是件非常幸运的事吧。
郑杉珊(右二)与联合国同事欢度万圣节
在工作上,我参与报道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关活动,参加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工作人员日活动,参与录制在联合国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联合国周刊,协助联合国官网更新,包括国际人权日、消除贫穷国际日、以及国际移民日等。期间,我有幸见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并有机会与各部门同事进行简短的交流。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当今世界的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儿童、难民、环境等关键词影响着全人类的共同未来。我对身处水深火热的难民深表同情,为无家可归的儿童深感怜悯,对尚未得到平等地位的女性同胞感到惋惜,这或许便是每一位联合国工作者内心深处秉持的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让生命得到更多的尊重。这让我学会用国际视野对待全球问题,用包容心态看待文化差异。我也感受到了青年人推动全球治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培养未来全球治理人才的迫切性。
郑杉珊(右一)参与Floating Festival for Sustainability活动
郑杉珊(左一)与《非洲振兴》项目负责人合影留念
相知
还记得第一次打开联合国官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欢迎来到联合国,您的世界!”对于所有情系国际组织的人来说,在联合国工作是我们最热切的愿望。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国际组织工作经验将有利于年轻一代培养全球意识,更好地为服务国家,也更好地治理全球事务。衷心祝愿每位心怀国际组织梦想的同学在追梦路上,一往无前,一切顺利!
郑杉珊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