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28日,上海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基地“心理育人实务”专题培训在我校成功举行。本次培训以专题报告、沙龙研讨、实践培训等多种形式,邀请领域内专家和一线优秀辅导员代表,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究。来自全国25所高校的近50名辅导员参加了本次专题培训。
桑标处长作题为“新时代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思考与举措”的主旨报告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桑标为学员作题为“新时代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思考与举措”的主旨报告。桑标指出,随着新时代下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研究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和面临的挑战相比以往更加不同,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桑标强调,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要区分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之间的差异,要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建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应对系统,与时俱进地做好研究生的心理育人工作。
朱虹主任作题为“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的主旨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朱虹在“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的报告中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可能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原因。朱虹指出,辅导员要区分学生的发展类心理问题、严重的心理问题以及精神障碍,辨别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结合学员们的讨论和分享,朱虹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包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立三级预防体系、根据研究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展工作、整合力量开展全员心理育人等。报告期间,朱虹还对学员们提出的具体案例给出了解答与建议。
吴国雄博士作题为“研究生辅导中体验教育的应用”的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博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顾问吴国雄在“研究生辅导中体验教育的应用”的报告中,结合自身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活动的经历,介绍了体验式历奇辅导活动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吴国雄指出,当前青少年群体面临着压力,学生工作者应该通过体验式教育,促进学生将直接的经验通过反思形成并内化为自身认知的改变,从而提升学生的抗逆力水平,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学员们还通过实际参与团体辅导活动,亲身感受了历奇辅导的魅力,并学习了活动设计和带领的技巧。
王青、施毅婷、吴玮、董镕4位辅导员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沙龙中分享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兼职辅导员王青,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辅导员、上海市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奖者施毅婷,上海师范大学辅导员、2017年度上海市辅导员年度人物获得者吴玮,华东师范大学辅导员董镕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沙龙中,分别就教练心理学在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心理类型在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思政育人和心理育人的异同、合唱训练对于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而具有特色的交流。四位嘉宾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同学员们分享了开展研究生心理育人工作的经验,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学员在东方绿洲进行团队素质拓展
最后一天,学员们来到上海市东方绿洲素质拓展基地,进行“团队素质拓展与心理建设”的专题培训活动。学员们在营地内通过开展一系列团队合作活动,深入体验和理解了团队拓展活动这一形式对于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支持系统、增进研究生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的独到的作用。在学习之余,学员们也通过素质拓展活动,缓解了平时紧张的工作压力,更为本次充实的培训活动留下了快乐而难忘的回忆。
上海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基地“心理育人实务”专题培训举行
上海市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培训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上海市唯一、全国最早的研究生辅导员培训平台,始终围绕教育部、上海市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新形势新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打造集“培训—服务—研究—合作”为一体的研究生辅导员培训平台。本次培训以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主题,通过理论探究和实务指导,帮助辅导员深入理解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更从方法性的角度着力提升了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