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春暖花开之日,我们已然胜利,在校园相聚首。”日前,孟宪承书院三位湖北籍同学发来的平安信,得到了新华社上海分社的关注和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孟宪承书院在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孟宪承书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方案》。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来落实推送,共同守护书院学子的平安健康。
强化组织保障 筑牢战斗堡垒
孟宪承书院2000名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其中31.65%的学生来自交通、通讯欠发达地区。书院党委、全体辅导员每天24小时不分昼夜地对书院2000名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排摸,每天定时向学校汇报。同时,书院党委积极谋划,协同各方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党员同志在防疫中积极作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抗疫中做好育人工作。
全面动员。为了引导同学们更好地规划好这段特殊时间,书院党委面向书院全体学生进行“非常时期宅的收获/不一样的体验”主题征集。在征集发出短短五天的时间里,书院党委收到了超过100位同学提交的各类素材,其中宅居学习主题的素材多达100余篇、感恩父母主题的素材近30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征集的学生中,书院共有10名学生参与了当地的志愿防疫工作,协助路口检查、社区消毒、体温检测等。在此基础上,书院将同学们提交的各类素材,制作成“全力防疫·孟院家书”主题系列微信推送。其中,第一期推送的《全力防疫·孟院家书|春天来了,相逢不再遥远》——三位湖北籍同学的来信,得到了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上海分社)进行了全文转载报道。
协同育人。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书院党委充分发挥各专业人生导师、第二批兼职班主任以及书院全体教师的育人合力,征集老师们“疫情之下的加油祝福、宅居时期的学业建议、专业学习的书籍荐读”等内容,传递师生之间的关爱、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征集发出后仅两天的时间里,书院党委共收到人生导师反馈19条、兼职班主任反馈9条、书院教师反馈14条。为此,书院党委启动“战‘疫情’,微课程”,人生导师、辅导员、书院学子及校友等“变身”齐上阵,讲述疫情防控、科普健康等系列主题微课程。其中,首期微课程聚焦科普主题,由书院人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张美玲讲解“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知识”,揭开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神秘面纱,并为同学们普及了防疫病毒的干货知识。
争当行动先锋 “疫”线奋勇作为
孟宪承书院目前共有党支部3个,党员124人。以党建引领防控工作,孟宪承书院党委、各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及时在线学习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强化了党员身份意识,提升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书院师生党员第一时间为疫情捐款,条件允许的学生党员主动站在了抗疫第一线,以不同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安全“守护神”。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协助当地做好网络管理、路口检查、体温检测和楼层联络等志愿服务工作。历史专业学生党员张艳珍协助乡镇防控工作组完成疫情防控网上管理工作,思政专业入党积极分子王娜协助街道社区登记小区出入人员和车辆,化学专业入党积极分子雅儒协助本村严格执行路段管控工作,英语专业入党积极分子金杰蓉主动慰问小区门口防控疫情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水果和小吃,希望通过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后勤保障”。中文专业学生党员齐瑶涵在辖区内诸多对外道路的设卡点,对往来车辆及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及登记,宣传防控知识。她说:“疫情当前,党员先行。我参与了村镇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以实际行动真情服务群众,与村民们一起抗击疫情,令我深刻认识到身为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价值。”
齐瑶涵同志在做村庄出入安检员
蒋兴渊同志在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水
做群众“服务员”。书院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承担起了为社区消毒、走访村民等工作。中文专业学生党员夏文涛参与了消毒防疫工作,对各个病毒可能寄生的死角进行了严格的杀灭,使居民的安全不受病毒的威胁。化学专业入党积极分子蒋兴渊每天在所分配的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水,有时社区志愿者人数不足时还会同其他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进行出入登记。他的家乡并没有发布志愿者公开招募,是他主动询问了所在社区发现确实需要志愿者,当即就义不容辞地加入到社区服务队伍当中去,在保护好自身的同时为大家尽绵薄之力。思政专业入党申请人付叶在防疫一开始,就第一时间向村主任报了到,开始协助村党组织副书记兼副村主任前往本村采集当地居民的联系方式,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的注意事项,确保宣传到位、户户知晓。他说:“在志愿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份责任与担当。我觉得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志,我有责任、有能力为村里、为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付叶同志协助搬运捐给防疫一线的蔬菜
深化凝聚共识 踊跃献计献策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更好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学校要求,孟宪承书院党委组织书院师生党员围绕如何“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开展线上主题研讨活动。孟宪承书院党委组织书院师生党员围绕如何“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通过易班优课线上平台开展主题研讨。自研讨话题开设以来,书院文、理科两个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参与线上研讨,截止目前,累计参与研讨发言116条,含书院第四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在内的入党积极分子也主动参加研讨,共发布研讨帖子134条,研讨话题浏览量达2242人次。
孟宪承书院党委依托易班优课开展线上学习和主题研讨
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要求每人都能做好防护措施。理科学生党支部书记沙炜娟表示,党员同志在疫情防控中既要做好“普通人”,响应号召减少出行居家隔离;也要主动担当“宣传员”“信息员”“组织员”,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引导和科普宣传。思政专业学生党员陈项澜说:“抗击新冠肺炎不仅需要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使命,更要每一位后方群众的担当,我们传播正确的预防知识、阻止谣言继续扩散、运用科学理论消解自己和身边亲人朋友的焦虑情绪、戴上口罩做好防护参与社区的志愿队伍,为抗击新冠肺炎贡献自己的力量。”地理专业学生党员穆克代斯·吉力力倡议:“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做好防护措施,不乱出门、串门,不聚会,出门必带口罩,这是对他人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思政专业学生党员李睿提出党员面对周围尚存侥幸心理和防范意识较差的群众,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及时关心周围人的身体健康,帮助群众树立正确、严谨的病毒防控意识,为病毒防控建设坚实的堡垒。
理性看待网络舆情。在疫情防控期间,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言论,容易影响人们的判断。在线研讨中,历史专业入党积极分子徐梦琪认为“我们应当有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用理性的态度选择信息、面对疫情”。中文专业学生党员邵瑞祥提出“吃野味”“抢购双黄连”等现象仍值得我们深思,她认为“灾难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问题出现应理性应对,及时反思。”身为党员要主动引导周围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将众人的关心与贡献凝聚到一处。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定能在团结互助中共克时艰,战胜病毒,迎来安全、健康、温暖的春天。
“逆行者”是学习的榜样。突如其来的疫情延长了假期,有很多同学开启了“家中学习”与“线上学习”方式来充实自己,但是无一不关心病毒防控与治疗的进程,关心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治过程中,时代的英雄挥别家人,主动请战,踏上了逆行的列车,其中党员同志不在少数。文科学生党支部书记叶林娟提到:“疫情防控时期是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彰显先锋力量的重要时刻,也是党支部强化组织引领、党员锤炼党性的最佳时机。”数学专业学生党员赵子瑶将他们视作自己榜样,并深受感触:“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学着前辈样子和死神抢人。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我也应该履行我的责任,成为为了祖国人民负重前行的一员。”
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线上研讨
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表示,本次线上学习和主题研讨,书院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学习,积极研讨,凝聚了共识,提升了认识。书院师生党员们以身作则,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各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她进一步表示,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全国总动员的人民战“疫”,希望书院师生党员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时,主动担当、奋发作为,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通过网络和在地服务等形式,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积极为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贡献,“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