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学生真的很多,我只是比较幸运。”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5级本科生张思源向记者表示,软件学院就有4名学生拿到国家奖学金,自己只是比较幸运被选作了《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报道的“百名代表”之一。
张思源说得谦逊,但从曾经挂科到圆梦国奖、从科创“小白”到摘夺“首金”、从自己优秀到带动一群人优秀,大学四年里,周遭的师生都能感受到张思源有多努力。
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也没有超强数学实力的张思源,在刚进华东师大读书时有一点迷茫,大一的第一个学期甚至还挂了一门必修课,整个学年下来成绩也仅仅处在中游水平。但他不言放弃,始终保持着积极而严谨的学习态度,泡图书馆、宅实验室,无数次为了完成课程项目而通宵写代码。逐年上升的绩点见证了他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他在大三学年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圆梦国奖。
“纸上得来终觉浅”。张思源大学期间一直积极参与着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从参与学校创新训练计划到主持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从创新创业大赛的优胜奖到三等奖,这些成绩的获得,记录下他不断探索前行的脚步。
大三学年,张思源参与了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课题组,从事传感器数据管理以及数据时空可视化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大四学年前夕,他加入“上海STEM云中心”创业项目,参与公司公关事务和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不久前,该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两项金奖。这也是华东师大在“互联网+”大赛中首获金奖。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张思源还用实际行动积极影响周围同学。他是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的第二任主席,在他的努力下,科技创新协会不断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广泛深入的实践发展平台,学院的科创氛围日渐浓厚。
实际上,程序员也有诗和远方。除了码代码、写程序,热爱音乐的张思源还加入了师大的“樱河之声青年合唱团”,登上了学校2019年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他还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小乐队,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并努力将欢乐带给更多的人。关于未来,张思源说,自己将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