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我校民族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近日,在学生(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江宇靖带队下,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民族工作办公室,党委统战部相关人员及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先后前往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调研学习。
同济大学站:聚焦民族工作,共谋发展大计
11月28日上午,调研团队首先来到同济大学,与同济大学学工同仁开展交流。同济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李睿对华东师范大学学工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同济大学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的基本情况。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江宇靖代表调研团队对同济大学的欢迎表示感谢,并阐述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在主题交流环节,双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探讨了各自学校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同济大学结合校情、学情构建了特色鲜明、实效明显的民族工作体系,其在学生教育管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特色举措和显著成效给调研团队留下深刻印象。
中南大学站:践行实地参观,共话民族团结
12月6日上午,调研团队抵达中南大学新校区毓秀楼与中南大学学工团队进行深入交流。首先由中南大学民族学生骨干带领调研团队参观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课堂和“56度中南”民族团结进步之家与民族文化长廊。“56度中南”民族团结进步之家与民族文化长廊从民族服饰、民族书法、民族乐器、民族美食、民族礼仪、民族建筑及民族生活用品等板块进行布置,通过实地参观体验,调研团队对中南大学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随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座谈会上,中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民族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帕提玛·柯孜尔亚带领大家集体观看56度中南工作室荣誉出品,介绍了中南大学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教育、学业指导、学生骨干与选调生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亮点与成效。中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验课堂与“56度中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坊给予我校调研团队诸多启发。
湖南大学站:深化实践研学,共筑复兴梦想
12月6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湖南大学,与湖南大学学工同仁开展交流。湖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邓昌富简要介绍学校各民族学生大概情况。湖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名师工作室——“田慧工作室”负责人田慧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相关经验做法。湖南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践行“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育人理念,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与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注重增加共同性与缩短差异性,将“五个认同”意识体现在具体活动中,育人成效显著。两校同仁还就各自学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研还特别安排了实践研学环节。在湖南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岳麓书院讲习团成员的带领下,调研团队前往岳麓书院参观学习。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调研团队一行沿着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仔细聆听了讲解员对书院建筑、碑刻、藏书等方面的介绍,并亲身体验了书院的教学环境,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此次调研之行,我校学工团队不仅学习到了各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还增进了与兄弟高校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各高校的联系与交流,共同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路径,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