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做出的指示,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由上海市科技党委、上海市科协、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共青团上海市委联合主办的《星耀: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共话“新时代北斗精神”》主题宣讲会于2020年10月29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部分上海参加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团队、科技工作者在会上回顾攻坚历程,分享深切体悟,弘扬奋进力量,再创新的辉煌。
三千余名华东师大师生在校内1个主会场,32个分会场集体收看学习《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主题宣讲会》,其余学生分散在线收看,聆听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团队和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的攻坚历程和深切体悟,共同学习“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校内主会场收看直播学习
上海市科技党委书记刘岩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聆听北斗人的奋斗故事、深入学习新时代北斗精神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实践。他向北斗团队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所有参与研发的科研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对所有科研人员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大家以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指引,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谈及的“四个面向”作为科研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希望大家以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标杆,把个人理想融入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前进创新的动力;希望大家以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动力,奋力开创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我校各分会场集中收看学习
主题宣讲会上,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席红霞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曹月玲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自主铸就北斗星,创新擎画玉汝成》、《为北斗卫星打造姿轨控“三只眼”》、《“北斗”闪耀,泽沐八方》的主题报告。来自中科院微小卫星研究院的青年科研人员通过“北斗人说北斗”,以TED演讲、诗歌朗诵、合唱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北斗”人科技报国的使命责任。
学生自行收看直播
收看直播的我校师生被北斗人身上“攻坚克难话创新、拼搏奋斗话精神、追求卓越话梦想”的精神追求所打动,加深了对“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的理解。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辅导员杨欣怡表示:“此次宣讲会围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建设、运行等内容,为我校学生揭秘了许多‘神秘’北斗背后的故事,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历程。科学家们分享了北斗卫星的设计理念与研发故事,生动再现了我国卫星导航事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里程;宣讲会上也有好几个年轻的面孔,他们与大学生的年龄相仿,分享内容也非常接地气,通过风趣地介绍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工作经历,展现了青年科学家对这项科技事业的热爱与担当。宣讲会还创新形式,以TED演讲、诗歌朗诵、合唱等方式,生动展现了‘北斗’人科技报国的科研责任与真切体验。”
来自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雅楠说:“这个伟大的团队以梦为马、披星戴月、乘风破浪,和时间赛跑,与自己比拼,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当,自主创新,我想这就是新时代北斗精神。那同为新时代的年轻一代,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和事业中,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朱鹏表示:“我觉得,新时代北斗精神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北斗团队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各种困难,终于完成了北斗升天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各类创新,是祖国的骄傲,这种科研的精神也是我学习的目标。感谢北斗团队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句话也会让我受益终生。”
教育学部2020级硕士研究生沙恬琰说:“作为新时代的一名研究生,通过观看此次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我被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爱国热情、为科学献身的责任感深深震撼,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学术研究的神圣不可侵犯。科学事业的发展核心在于创新,但其基石不外乎‘道德’二字。有德才可立学,无德学难以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将不断加强学术道德修养,严守脚踏实地的学术风气,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从自身做起,尽己所能影响他人,做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良好学风建设的维护者!”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吴惑表示:“通过观看《新时代北斗精神宣讲会》,我深刻感受到北斗人的奋勇拼搏、勇于挑战、不怕艰苦、自主创新、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品质,这也正是中国航空航天史上‘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精神传承。看到‘北斗人’为了科技创新、研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夜以继日、不辞辛苦的奋斗,这种精神让我十分触动,也瞬间激励了我。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我看到目前国外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先进与我们的不足,新时代中国要在世界舞台强大起来,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接过前人的接力棒,自主创新、追求卓越、努力奋斗,我们的努力不仅为了个人的成长,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要把科技创新和爱国精神相结合,在更大的精神动力下,克服困难,达成更高的科技成就,破除外国的技术壁垒,将中国科技推向世界之巅。”
社会发展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钟宇洋说:“收看完主题宣讲,我深深地被北斗精神所震撼和激励。从1994年北斗正式立项,到2020年最后一颗北斗卫星成功完成组网,横跨近25年的峥嵘岁月背后是一代代北斗人的砥砺前行,也是一次又一次失败但不言弃的精神。最终,中国依托北斗系统,顺利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在我看来,北斗收官之星的圆满成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需要继承‘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努力续写乘风破浪的‘星’篇章! ”
软件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张娟表示:“通过这次宣讲报告,我感受到了‘北斗’人践行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攻坚突破,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新的贡献。从这一群可爱的科学家们的身上,我体会到了‘人无精神则不利,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应该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我们应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在读博士研究生,未来很可能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更需要‘两弹一星’与‘北斗新精神’的支撑,通过担当、通过创新,去实现质的跨越,星辰大海就不是简单的梦,而是可以实现的强国梦。”
传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郭金锦谈到:“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精神品质。当代大学生术业有专攻,在学习好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应善于在跨学科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潜心自主钻研,注重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锲而不舍地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难题。困难恰恰是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只有亲身经历大胆尝试、精益求精的过程,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应重视团队的力量,积极向他人学习,学会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同侪携手共进,方能不负青春年华。”